在5月12日,国内知名媒体《足球报》对于中国足球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提出了深入的思考。其中特别强调了国家队的教练聘用及教练与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处理的重要性。
该媒体首先明确指出,虽然国字号队伍全面聘请了外籍教练,但也不能忽视本土教练的成长。中国足球的全面进步,关键在于本土教练的成长。然而,考虑到现实中的舆论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外籍教练因其出色的综合能力和抗压能力,可能更适应当前国字号队伍的需求。
外籍教练与本土教练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与管理层的关系处理。上村健一事件所引发的讨论,在职业联赛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多数外籍教练在离任后选择保持沉默,这被外界视为遵守职业道德。不过,也有部分教练选择直抒胸臆或者推卸责任。这种差异背后反映出的不仅是个人性格问题,还有管理和沟通策略的不同。
不过,并非所有的外籍教练都存在与足协的关系处理问题。以安东尼奥为例,他作为03国青队的主帅,虽然曾因独断专行而引发外界质疑,但在他的背后有邵佳一为首的本土教练组全力支持。他们详细解释了每一名球员的落选原因和安东尼奥的技战术打法要求。这种相互支持最终在亚青赛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国青队时隔九年再次杀入八强。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足协对国家队的管理已经全面加强。特别是在世预赛遭遇连败后,体育总局和足协主要领导更加注重球队的凝聚力。他们与球员进行了多次座谈,并制定了“总局+足协+俱乐部+国家队”的协同制度,走访俱乐部以加强沟通和合作。
伊万作为一位聪明的教练,他在认识到原有国脚执行力不足后,迅速进行了队伍的更新换代。他坚持自己的战术打法,如442菱形站位,与足协的沟通也以建议为主。久尔杰维奇在国青队的换人问题上虽然受到诟病,但他事后向足协提交了总结报告并进行了深度沟通,这表明他愿意倾听和接受建议。
在国少层面,如09国少主帅浮嶋敏和10国少主帅大卫与足协的关系总体融洽。他们不仅在技术上有所建树,也在与足协的沟通中展现了良好的合作态度。
综上所述,《足球报》的报道提醒我们,无论是外籍教练还是本土教练,关键在于如何与管理层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形成合力。只有这样,中国足球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